日本家具跨境电商“卡谷电商”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,融资金额达6.5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000万元)。论金额,算不上醒目,我关注到这则新闻,还是因为资方组合背景亮眼——领投方一边是大家熟悉的朱啸虎,另一边是日本球星本田圭佑创立的X&KSK基金。要知道,本田圭佑在日本,可是相当于姚明、刘翔这种级别的体育明星,与此同时,他又是一位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风险投资人。
卡谷创始人刘三勇曾主导SHEIN在日本的开疆拓土,如今正试图用"中国供应链+日本品牌"的模式,撬动日本家具市场。朱啸虎在日本的首笔投资就押注卡谷,显然是看中了中国供应链的出海潜力。本田圭佑的X&KSK基金,则为项目注入了本土资源与明星效应。
总之,有朱总和本田圭佑出手,卡谷的关注度没准会被拉满了,不过这家公司会不会像SHEIN一样,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新范本问题是高性价比的中国家具?产品能否打动挑剔的日本消费者?也不好说。
SHEIN的策略在服饰领域奏效,但在家具行业,物流、售后、品牌信任度都是更高的门槛,市场打法必须调整。特别是考虑到日本市场特殊且封闭,NITORI、宜家等巨头早已盘踞,卡谷需要更精准的定位,拿到投资只是第一步,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在日元贬值的背景下,国内PE则早盯上了日本的并购市场。比如,高瓴正在日本市场扩张,计划每年在日本投资10亿至20亿美元。而在出海的主题浪潮下,日本的创投市场也进入了VC们的眼帘,DCM去年宣布分拆独立的天使和种子基金团队,涉及约1亿美元的第四期探索基金,预计大部分资金将投资于日本市场;更早之前,祥峰投资日本基金推出首只基金Vertex Ventures Japan Fund I,募资100亿日元。红杉中国更是十年前就投资了日本建筑管理应用ANDPAD、AI合同管理平台LegalForce等科技项目。
“从创投角度来看,日本市场太封闭了,中国出海的公司往往很难进去,进去了也很难生存下去。日本本土创业更适合做小生意,还要切中当地文化,比如一款产品如果能满足二次元的需求,用户付费率会很高。”一位熟悉日本市场的朋友告诉我。
就拿朱啸虎来说,此前在朋友圈发过日本陪伴机器人LOVOT——“3000多美金的AI宠物,月费80多美金,主要用户是40岁以上女性(年轻女性买不起),日活超过90%,日活用户每天抱着的时间超过60分钟!”LOVOT于2019年一上市,便在CES上斩获“最佳机器人奖”,截至今年1月,出货量已超过1.5万台,绝大部分用户在日本。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更容易跑通的项目。
SHEIN日本负责人创业
去年6月,刘三勇成立了家居家具跨境电商平台CAGUUU(卡谷电商),总部位于东京,初期主打日本市场。刘在日本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丰富,曾从0到1建立SHEIN在日本市场的业务,要融资并不难。刚一创立便完成上千万元的种子轮融资,估值近亿元,投资方为日本知名VC机构JAFCO及PKSHA Algorithm Fund。截至2025年5月,卡谷电商已累计完成两轮融资,总额高达9.5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400万元)。
说起来,卡谷电商的模式并不复杂:整合中国成熟的家具供应链资源,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将高性价比的家具家居产品销往日本市场。刘三勇曾是SHEIN日本区负责人,深谙中国供应链出海的门道。团队成员则来自SHEIN、字节跳动、国际家具集团等企业,兼具电商运营和家具行业的双重基因。
不过家具并非快消品,小单快返和低价策略在服装领域或许奏效,但家具行业决策周期更长、复购率更低,物流和售后成本也更高,日本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挑剔程度远超其他市场。卡谷电商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,是如何在低价策略之外,建立更可持续的竞争力。
NITORI、宜家等巨头早已盘踞多年,卡谷电商若想突围,必须找到更精准的定位。通过与国内家具品牌和厂商的深度合作,卡谷试图在品类丰富度和性价比上形成优势。
“家具是高品质、高设计感、高丰富度的打法;像床垫这样的一些品类,我们是以大单品或者大品牌系列的形式去做的。”成立近一年,刘三勇在“白鲸出海”最近的采访中透露了目标方向的调整。目前,卡谷主营成品家具、定制家具及各软装品类,平台已上线超2500款商品,SKU接近3万,涵盖沙发、桌椅、床垫、人体工学椅等大件家具。
物流和售后是另一道门槛。卡谷采用寄售模式,商家只需供应货物,不必担忧后续的出海事宜。但家具体积大、运输成本高,跨境直邮的模式能否跑通,仍需验证。卡谷电商计划将本轮融资用于“服务升级”,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。如果无法在日本本土建立高效的仓储和售后网络,很难长期吸引消费者。
日本球星跨界投资
本田圭佑的名字也出现在卡谷电商A轮融资名单上倒不算意外,因为这位曾效力AC米兰的日本“国宝”级球星,早就开始布局一级市场了,而且足球明星跨界投资也并非新鲜事。不过,本田圭佑的路径与众不同。做球员时,他便以特立独行而闻名,当多数球星选择代言或入股成熟品牌,他却偏好投资风险更大的早期项目。
本田圭佑颇有商业头脑,很早就开始做天使投资。2016年,本田圭佑在意大利AC米兰效力期间,利用个人资产创立了“KSK Angel Fund”,与在美国投资领域活跃的中西武士合作,共同管理该基金。KSD前后投资了上百家公司,包括2019年上市的众筹平台“Makuake”。
2018年,本田圭佑又与美国著名影星威尔·史密斯共同创立了“Dreamers Fund”,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在日本集资1亿日元,用于投资美国的创业公司。
两度携手他人做GP之后,这一回,本田圭佑开始独立操刀投资事宜,并把目光收回到本国。X&KSK基金成立于2024年2月,成功募集资金约155亿日元,旨在支持约30家日本初创企业,特别是有望成为“十角兽”(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)的公司。之所以提出这个目标,是因为尽管日本初创企业的数量呈上升趋势,但与其他国家相比,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仍然有限。
顶级球星一募资,LP阵容堪称豪华。日媒披露,三井住友银行、野村控股和SBI控股等至少20家公司投资了本田的X&KSK基金,其中SBI控股和SBI新生银行共注资20亿日元,是其最大股东。SBI在过去25年里投资了约1200家初创企业,希望通过本田的基金扩大其海外投资者网络,促进日本初创企业的发展。
当然,体育仍然是本田圭佑热爱且关注的领域。这两年,他创立并运营了面向小学生的4v4比赛,想把它做成儿童世界杯,背后的母公司借此融了5.3亿日元。
凭借投资人和知名球星的双重身份,本田圭佑无疑能为投资的项目带来品牌赋能。刘三勇透露,投资协议已经明确确定本田圭佑会担任卡谷的品牌代言人,预计会在今年内官宣代言,并围绕品牌大使的概念做很多品牌投入。相当于一笔融资,同时也绑定了本田圭佑成为代言人。
体育明星的光环能否为卡谷撬开日本市场的大门?在我看来,日本消费者对公众人物的商业行为尤为敏感,这种光环或许是一把双刃剑。免费的流量当然可以薅,能不能成事,最终还得靠自己。对中国VC来说,中国的供应链升级和出海依然是确定性的叙事,这跟巴菲特投资“日本商社股票未来50年都不卖”不同,股神看的日本的低利息,看的是现金流和安全边际,看的是日本基干产业的韧性,中国VC投资日本的逻辑,其实还是在投资中国。